穗氏

历史来源

[姓氏源流]

    惠 hui(有读xi) 姓来源有三,具体情况分别如下:
  一、出自姬姓,以谥号为氏。
《中国姓氏寻根》记载:春秋时有周惠王姬阆,庶出子孙以他的谥号作为姓氏,便为惠氏;周惠王是公元前676年东周人,叫姬阆。这可能就是惠姓的来历与起源;距今已有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另据《广韵》记载:“惠,姓。出琅琊。周惠王之后。梁有惠施”。 《通志.二八.以谥为氏》记载:“惠氏,姬姓。周惠王支孙,以谥为氏。战国有惠施,为梁相,著书称《惠子》。汉有交趾太守惠乘、太仆惠根。宋惠演,举进士第。望出扶风、琅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周惠王支孙以邑为姓,战国有惠施。”山东省汶上县《姬氏志》亦介绍:“惠姓,系出扶风郡,周惠王之后,以祖谥为氏。”周惠王姬阆为周文王姬昌后裔,是周朝的十七代君主,于公元前676至653年在位,君临天下二十五年。周惠王姬阆驾崩后,其子孙后代之支孙以谥为氏而姓了惠,遂成惠姓。这支惠姓的家族历史已有二千六百年左右。

  二、源于黄帝的后代,以祖字为氏。
《姓氏考略》认为,惠姓源于颛顼帝之后裔姬姓的另一部分是上古时期陆终第二子惠连的后代,其子孙便以祖上的名字“惠”命姓,称惠姓。陆终是上古祝融氏吴回的儿子,也就是颛顼帝高阳氏的玄孙。据此考证,此支惠姓中国人更加源远流长,显然也是黄帝后裔。这是可以考证的最早的惠姓的起源。

  三、出自清朝入关的满州旗人和少数民族的改姓。
清朝三百年间,是惠姓家族十分主要的时期,除了在学术方面惠氏祖孙三杰(清朝:江苏吴县的惠周惕、惠士奇、惠栋祖孙3人,都是经学家)的大放异彩之外,还增加了许多新的血轮,这新血轮就是当时满州旗人的大量改姓为惠,使惠姓家族的阵容迅速庞大。像道光年间官拜陕甘总督的惠吉、同治年间的广西提都惠庆、太平天国的宣化镇总兵惠成,都是满州旗人改为惠姓的。时至今日,汉、满二族早已是一家人,在惠姓家族之内当然更是不分彼此了。
    另根据民间传说和有关料佐证,清朝年间,满族旗人为汉字单姓改姓惠。如富察氏:道光年间官拜陕甘总督的惠吉(原为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同治年间的广西提督惠庆,出身于正黄旗(原为富察氏)。此外,瓜尔佳氏、萨尔图克氏等也改成了惠姓。(这一点与民间传说的惠姓人与富〔音〕不通婚互相印证。)
    惠姓也是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金人姓氏吾鲁曰惠。老姓包括:辉和氏、珠鲁氏等。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辉和氏,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乃金旧姓“回特”,以部族为氏,世居乌拉、尼马察、辉发、长白山、富尔坚哈达,后改汉字单姓为惠氏。

[惠氏迁徙分布及封地]

   在历史上,惠姓与穗姓曾经不分。惠姓早期主要在陕西、河南等地活动,并在扶风(今属陕西)形成郡姓望族。宋代以后,因战乱等原因,惠氏主要活动地区转移到长江以南的江浙一带,长久以来在历史上成名的惠氏名人,几乎全是江浙人氏。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后,惠姓后裔分布于苏、浙、皖、鲁、豫、冀、鄂等地。如今惠姓以江苏、浙江、河南、陕西等地为多。
      在古代,惠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琅邪。琅玡郡 秦始皇时置。相当于现在山东诸城、临沂、胶州一带。扶风郡 汉武帝时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在今陕西长安西。

家族名人

触 屏 版